“1+1+N”模式推动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工作 “检察蓝”护航“她”权利
时间:2023-11-20
来源:本站
录入:李佳璐
审核:盛欣
“‘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的成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彰显了检察为民情怀。”人民监督员如是说。
运行“1+1+N”模式 保障妇女权益
为实现专业化、一体化办理妇女权益保障案件,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市创立首个“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由员额检察官、妇联骨干为工作组成员、面向社会各界聘请7名妇女权益公益保障监督员,参与检察院案件社会调查、公开听证、公开送达、整改成效评估等工作,实行“检察+妇联+监督员”的“1+1+N”的运行模式,持续推进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工作向纵深发展。
跟踪问效 开展涉案企业“回头看”
2023年11月13日,道里区人民检察院“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邀请区妇联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共同到辖区美容机构、用人单位开展涉案企业“回头看”工作,并对案件办理成效进行评估,代表均认为行政机关已依法全面履职,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道里区人民检察院“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成立后,集中梳理了大量的案件线索,联合区妇联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拉网式排查,经过现场走访,询问相关人员,调取职工名册等方式开展调查,发现有个别生活美容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美容外科一级项目穿耳孔术,损害不特定女性消费者合法权益。经走访调查,发现道里区多家女职工较多的医疗单位,存在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不到位的问题,如未制定预防禁止职场性骚扰制度、未明确专人负责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未设投诉电话和信箱、未组织女性职工定期体检等,损害了女职工的劳动权益。针对上述问题,道里区人民检察院向未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并全面履职,同步开展专项清查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增强妇女维权意识 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
为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走进社区、乡村、企业,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检察监督新职能,引导女性在遭受性骚扰、就业歧视、损害人格权等问题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实地踏查辖区内各大商超,全面了解辖区内母婴设施建设情况,向有关行政机关及经营主体负责人宣讲母婴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持续推动母婴设施建设及完善工作。
多部门联动 形成公益保护合力
在上级院的大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道里检察院在全市基层检察院中率先与区妇联会签《关于建立妇女权益保障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的意见》,针对妇女权益公益保障案件线索移送、办案协作、联合调查、常态化联络、服务站点建设、交流学习等六个方面内容,加强沟通协作。工作室为规范履职,制定发布《妇女权益公益保障重点问题指引》,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12388妇女维权热线,线索征集公告等畅通案件线索来源通道,定期召开妇女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交流探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具体举措,推动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机制的走深走实,形成公益保护合力。
“妇女权益公益保障巾帼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已在社区、乡村设立4个“妇女权益公益保障服务站”,聘请包括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内的30名党政工青妇各界代表为“益心为公”志愿者,作为妇女权益保护的信息员、咨询员和宣传员。制发妇女权益公益保障专刊工作简报,进行法治宣传17余次。走访企业单位50余家,走访辖区全部医疗机构,制发检察建议3份。制定《妇女权益公益保障重点问题指引》,以规范化保障履职实效,向社会发布《妇女权益公益保障线索征集公告》,进一步拓展损害妇女权益案件线索来源。